作者:张若琪
简介:张若琪算知道她为什么非要带自己出来了。孙竹息不缺宫妃打赏的这点银子,她也不缺,但是孙竹息不知道,她想让张若琪多攒点嫁妆银子。时间一晃到了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,张若琪受到的反噬之伤终于痊愈了。整个人又恢复了之前满身灵气的样子。养伤的这几个月,张若琪因为修炼而生长缓慢的身体,长高了许多,样貌也逐渐长开。有了十五岁少女的样子,不再像之前一样一团孩子气。少了几分甜美,又多了些清冷如仙的气质。和五公主的差别也越发的大了。之前有七分像,现在只剩下三四分的影子。
皇上子嗣单薄,芳贵人有孕显然让太后很高兴,用过晚膳后,对孙竹息说道:“去给芳贵人送赏,让她安心养胎。告诉她平安生下皇嗣,哀家不会亏待了她。”
喝了口茶,又吩咐:“曹贵人也有五个多月了,你也顺便挑些补品赏给她吧。”
孙竹息领命下去送赏,下去前问张若琪:“要和我去送赏吗?就当串门了。看你一天就闷在寿康宫,都不出去走走。”
张若琪刚想拒绝,太后就道:“去吧,出去走走,也跟着你竹息姑姑认认各宫都住着谁。”
“是”张若琪听到太后的吩咐就知道拒绝不了了。转身跟着孙竹息出去了。
走在长长的宫道上,孙竹息给她讲各宫娘娘们脾性,虽说她们是太后宫里的人,即便是嫔妃也轻易不会得罪她们。
但她们说到底也只是宫女,真不巧得罪了个愣头青,罚了她们,她们也不能怎么样,所以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。
张若琪知道这是竹息姑姑的好意,一直认真听着,脑袋附和着一点一点的,看得孙竹息爱的不行,没忍住也在她头上摸了摸。
她年纪跟太后差不多大,从太后是贵人起就一直跟在身边服侍,一生也没有自己的孩子,张若琪虽然是她算计入宫的,但是相处一年多,她也有几分拿张若琪当自家孩子疼的意思。
聊着天,不知不觉就到了碎玉轩,送了赏,孙竹息代表太后慰问了几句,出来时她和张若琪手里都多了个荷包。
看了看里面的赏钱竟然也差不多,一般给打赏也就只会给领头的一个人,怎么不止给了她,还给这么多?
孙竹息看着她眼睛里的疑问都要飞出来了,给她解惑道:“以前皇后娘娘每次进宫给主子请安,都会给你带些小礼物,这些小主精着呢,知道太后疼你自然也不会怠慢了你。”
张若琪点头表示知道了,接着想起来,自己回宫后忙着哭灵,又搬家去寿康宫,还没去给皇后娘娘请过安。不过她又不是后宫嫔妃,只是太后的宫女,她用去给皇后请安吗?
她自己想不明白,只好抬头求助孙竹息,“那竹息姑姑,我需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吗?”
孙竹息:“咱们到底只是宫女,没主子吩咐不好随意走动,以后主子有事吩咐了,顺便谢个恩就行。”
“我记下了,谢姑姑提点。”
到了启祥宫,给曹贵人送完赏,果然像竹息姑姑说的那样,宫里的小主都是人精,她又收到一个打赏的荷包。
张若琪算知道她为什么非要带自己出来了。孙竹息不缺宫妃打赏的这点银子,她也不缺,但是孙竹息不知道,她想让张若琪多攒点嫁妆银子。
时间一晃到了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,张若琪受到的反噬之伤终于痊愈了。整个人又恢复了之前满身灵气的样子。
养伤的这几个月,张若琪因为修炼而生长缓慢的身体,长高了许多,样貌也逐渐长开。有了十五岁少女的样子,不再像之前一样一团孩子气。少了几分甜美,又多了些清冷如仙的气质。
和五公主的差别也越发的大了。之前有七分像,现在只剩下三四分的影子。
寿康宫里,张若琪穿着太后特意吩咐人给她做的春装,转着圈给她看,“主子看看,可有什么要改的地方吗?”
太后点头慈爱的道:“做的合身,不用改了,你穿什么都好看。”
又指了指身旁的绣墩,示意她过来坐下。才开口:“今日早朝皇上封了你父亲广东按察使,你父亲不日就要出京了,我给你家里传了口信,过几天到了探亲的日子,去见一面吧。”
张若琪起身行礼:“谢太后娘娘恩典。”面上看着还算平静,袖子下的手却是颤了颤。
太后拉着她的手让她起来,“自你进宫也快两年了,一直有事都没见过家人,这次好好见见吧,外放没个三五年不会回京了。”
听到这个消息后,张若琪一直有些心不在焉,太后知道她存了心事也不怪罪她,只笑着调侃她:“哀家知道你没少给家里人做针线,回去收拾一下吧,别见面时落下什么没送出去,再回来哭鼻子。”
“还有两天呢!不着急,您可别想现在就赶我回去。”她撒着娇,并没有顺着太后的话离开,那有点不知好歹,而是打起精神来,别的等晚上回去再说吧。
张若琪站起来拉着太后的手:“今天外面暖和不少,咱们去御花园走走吧,海棠花都开了,主子您也活动活动,对身体好,也让我显摆一下我这身新衣服。”
太后今天心情不错,也确实很久没出去走走了,同意了她的提议,一起去了御花园。
走了一会儿见太后有些累了,提议去前面浮碧亭休息一下,到了亭子里,小太监极有眼色的递过来鱼食,太后和孙竹息没接,只笑着看张若琪在那里喂鱼。
闲聊间宫人来报,“果郡王和允禧阿哥要来给太后请安。”
太后:“让人过来吧。”
两人进来行礼问安后,果郡王道:“儿臣们去寿康宫给皇额娘请安,听闻皇额娘来御花园赏景,就来凑个热闹,您可千万不要嫌儿臣烦才好。”
太后笑得慈祥:“你们啊~有孝心来看我,哀家高兴还来不及呢,哪里会烦。”
又看着他发愁:“你年岁也不小了,还是不想娶妻吗?你额娘出宫时将你交给我,我真怕没办法跟她交代。”
果郡王:“皇额娘不必担心,额娘知道我的心意,儿臣只想找一心意相通,两情相悦之人成亲。”见太后还要相劝,赶紧又说了句:“皇兄也是允了的。”
太后见状也不再劝,只说:“好好,以后你看上哪家闺秀只找你皇兄去,哀家再不管你们兄弟之间的事了。”
果郡王也寻找起别的话题,不让太后再关注他娶亲这件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