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世民
简介:长孙氏注意到,心下一沉。都是她的孩子,她是最不乐意见到兄弟相争这种事发生的人了。天幕可不知晓几条弹幕给一些人带来的暴击,继续往下讲。【除了武力镇压,唐太宗李世民还采用和亲政策,促进各民族团结。他认识到,要想让所有少数民族诚心依附,绝对不能只依靠战争。安抚少数民族过程中,首先采用的便是和亲政策。比起汉朝时的和亲,大唐的和亲体面多了,有些少数民族为了与大唐和亲,往往会献上丰厚的聘礼。
秦朝,秦始皇二十六年。
扶苏脸色煞白,嬴政则目光深沉,周身威压浓重,下方的臣子默默降低存在感。
嬴政沉思,他虽然没有立太子,但朝臣心中都清楚,扶苏是他默认的继承人,虽然有些地方不合他的意,但总体上他是极其满意长子的。
刚毅勇武,为人宽仁,如果扶苏不行,谁还能当秦二世?
至于千古一帝,嬴政眼都不眨,他开创这番伟业,是千古一帝难道不是应该的吗?
而扶苏想得就更多了,前面才提到李承乾谋反,后面又说到了他,难不成他以后也会谋反?
不,一定不会,他绝对不会这么做。
汉朝,元朔元年。
才喜得长子的汉武帝刘彻刚为儿子取名为据,转头天幕就说他的儿子下场不好,勃然大怒。
连天幕透露出他是千古一帝的好消息都压不住那份恐慌和愤怒。
未央宫椒房殿,卫子夫强压下心底的担忧,第一时间就抱紧儿子前去建章宫请罪。
无论未来发生什么,现在请罪,若儿子有错,陛下怒意会减轻些,若没错,陛下也许会愧疚。
总之这一趟必须得去。
路上遇见急匆匆赶来的弟弟卫青,姐弟俩目光相视,不发一言。
唐朝,贞观三年。
才十一岁的李承乾身体发抖,眼神惊惧。
他读过那么书,知道谋反是多大的罪,天幕说他以后会谋反,阿耶会不会讨厌他?
他不敢去看阿耶,只敢用余光去找阿娘。
李世民不可置信。
高明聪慧体贴,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,怎么会谋反?
看着瑟瑟发抖的长子,长孙氏脸上的笑容消失,轻声道:“高明,来阿娘这里。”
李承乾小心觑了眼阿耶,迅速躲到了长孙皇后的身后。
到底还没长大,再聪慧也不知道要如何应对这事?
如果年纪大点,第一件事不是害怕,而是应该要请罪。
长孙氏握住李承乾的手,温暖的手让他慢慢安定下来。
至于侯君集,在看到那两字时,早就跪地不起了。
李世民迅速消化这个消息,强压下震惊,道:“君集先起来,未来的事与现在的你有何关系?朕相信你,此事必定有误会。”
“臣多谢陛下宽宥。”
谋反这事这么大,有再多功劳在身,侯君集也害怕呀,但在上面皇帝强势的目光下,他一句话都不敢多说,默默起身站在了角落。
他一过来,周围人都散开,身边迅速出现一个空。
不是他们这些做同僚的心狠,实在是这可不是一件小事。
杜如晦、房玄龄等人默契交换了个眼神,都明白,陛下认为此事有误会,说是相信侯君集,倒不如是相信太子。
以他们的陛下爱子如命的性子,肯定不愿意接受太子谋反的事。
他们这些人也觉得惊讶,他们看着太子长大,他为人如何心里都清楚。
谋反之事实在是太匪夷所思。
而长孙无忌自李治的视频出现后,就一直一言不发。
看到太子谋反,再看了眼一旁安静坐着的李泰,心下有了猜测。
这两兄弟怕不是以后步了陛下的后尘,兄弟相争了?
李世民看见长子躲避的身影,眼神心痛:“高明过来,阿耶不怪你,都是未来的事,里面肯定有误会。”
都是聪明人,长孙无忌能想到的,朝堂上不少人都想到了,李世民自然不例外。
否则还有什么理由能解释为何将来登上帝位的是小儿子,不是长子和次子其中之一呢?
阿耶的声音一如既往温和,李承乾抹着眼泪从长孙皇后背后出来,“阿耶,我让你失望了。”
李世民看见儿子害怕的眼神,心更痛了,眼泪也落了下来。
父子俩抱头痛哭。
还没那个夺储心思,只是偶尔和兄长闹闹别扭的李泰心里有点难受,撇撇嘴。
他就知道,阿耶最喜欢大哥。
长孙氏注意到,心下一沉。
都是她的孩子,她是最不乐意见到兄弟相争这种事发生的人了。
天幕可不知晓几条弹幕给一些人带来的暴击,继续往下讲。
【除了武力镇压,唐太宗李世民还采用和亲政策,促进各民族团结。
他认识到,要想让所有少数民族诚心依附,绝对不能只依靠战争。
安抚少数民族过程中,首先采用的便是和亲政策。
比起汉朝时的和亲,大唐的和亲体面多了,有些少数民族为了与大唐和亲,往往会献上丰厚的聘礼。
唐朝国力强大、国运昌盛,唐朝与少数民族结亲,其实是唐朝公主屈尊下嫁。
但和亲对那些和亲公主来说依旧不算多么好的事,毕竟远离故土是件非常难受的事。】
成为对照组的汉初君主们,脸上很是没光。
白登之围后,刘邦此时脸上笑嘻嘻的神情不见,变得严肃正经,此时的他才是那个建立大汉的雄主。
吕雉脸色更是难看,她的女儿差点要被送去和亲,思及此,背后狠狠瞪了眼刘邦。
刘恒和刘启更是无奈,他们能不知道大汉的和亲是苟安吗?
但匈奴强盛,贸然攻打只会让大汉国力受损。
刘彻也不高兴,“朕一定要打败匈奴,一雪前耻!”
【和亲故事里比较有名的就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。
松赞干布在统一吐蕃之后,希望通过和亲的方式把大唐文化带入吐蕃。
贞观十五年,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,带了各行各业的工匠以及许多书籍、药品、种子、工艺品等等,教会了当地人很多技术。
直到唐高宗时期,吐蕃和同唐朝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
文成公主入藏,大力促进西藏的手工业和农业发展,彻底改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,对于西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。】
[确实很伟大,但她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。]
[唐朝先后和少数民族政权和亲28次,效果显著,但和亲公主的处境也大不相同,大体还是要看当时大唐的国力如何。]
[松赞干布修建的布达拉宫和文成公主没什么关系,但她推进藏族文明,藏族人很尊敬她。]
[有些谣言说松赞干布死后,文成公主过得很惨,真的不要太离谱,文成公主象征着大唐的脸面,吐蕃不可能会这么对待她的。]
[虽然是盛世,却还是要和亲,说不上来的感觉。]
[在封建社会,绝大部分女子都是很悲哀的,网上那些嫡庶神教看不起妾和庶出,还说嫡女比庶子地位高,正妻可以随意打骂妾室和庶出,是生活不如意自己在那做梦呢吧?]
[妾和小三还是不一样的,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,妾是合法的,但小三可不合法。]
[有些魔怔了的,把古代的妾当成现代的小三,是都以为自己回到古代能当嫡女或者主母吗?其实能活下来就不错了。]
[在家从父兄,出嫁从子,夫死从子,反正只要是女的,就得从这个从那个。]
[甭管嫡出庶出,反正女子的地位肯定不如男子,万恶的旧社会。]
[我们古代一直是嫡长子继承制,只有嫡长子最贵,然后是其他儿子,女儿都差不多。]
从后世人的言论中,可以看出后世女子地位似乎还不错。
还未麻木的女孩们眼里似乎注入了一丝光。
但有些人就破大防了,一口一个“无知妇人”说着,生怕别人听不见。
李世民看出后世人似乎不赞同他的和亲政策,皱眉,维系两国关系并不简单,和亲是比较有效的一种。
但天幕这么说了,他大唐这么多能臣自然会找出别的法子。
能这么轻易决定,主要还是取决于现在大唐强盛的国力。
中晚唐国力衰弱,听见也只当没听到。
而大汉有志向的君主们只觉脸上辣乎乎的,与大唐相比,他们大汉的和亲政策是蒙上了一层耻辱的,可没办法,必须得有人牺牲。
比起有心的君主们,更多的还是昏君庸君,他们只在乎自己的位子,并不在乎区区几个女子。
却不知,有时候很多事情只需要一点火星便能燃起来。